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赣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发布时间:2023-03-25 16:19:58访问量: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驻市各单位,

各人民团体:

现将《贯彻落实〈赣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赣州市科技局

2022317


贯彻落实《赣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认真抓好《赣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也是赣州市开辟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加速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为目标,加快迈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并向更 高水平迈进。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科技创新“1133”战略为抓手,坚持“五链融合”,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和载体,培育和集聚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及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创新高地,为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扬长补短,重点突破。充分发挥赣州特色及主要产业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和短板,力争在稀土新材料、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具有发展前景的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

——人才为本,科技惠民。坚持人才驱动和科技惠民,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为全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争优攀高,质量创新。围绕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协同联动,建设创新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创新高地。营造活力旺盛的区域创新生态,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充分保护创新成果,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现创新价值,大幅提升创新质量。

——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把握开放、创新新趋势,坚持市场导向,放眼全球和全国配置创新要素和资源,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破科技创新壁垒,以更广的视野谋划和推动赣州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发展先发优势,提高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总体目标

2025年,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构建,高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进一步加速,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更加成熟,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越,初步建成创新赣州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链,在重点领域形成技术竞争优势。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核心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取得新成绩,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

创新人才队伍加速集聚。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领军拔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人才引育取得明显进展,推动一批产业工人回归就业或创业。示范性创业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平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深入推进稀金科创城建设,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力争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数量上取得新进展,推进现有科技创新基地提质增效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落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强赣州科技大市场,加快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互补、互联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促成技术交易额显著提高。

创新体制机制更为完善。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不断优化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科技创新共享网络愈发开放,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四、主要措施

未来五年,重点围绕实施科技创新1133战略,即明确一个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创新型赣州及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创新高地,构建一个体系:一核一廊多链的区域创新体系,聚焦三大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体制、平台、人才,实施科技创新三大任务核心能力提升、创新生态优化、发展格局开放,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赋能行动。

(一)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抓好一核引领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构建由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孵化工程应用三个方面研究和开发体系,谋划筹建双一流高校稀土学院,联合中国稀土集团、江西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稀土重点实验室、省稀土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金科创城建设,加快赣州高新区提质增效,打造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融合发展的国家级高新区,优化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布局和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钨与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的创新高地。加快稀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建立全球稀土专利数据库。到2025年,人员规模达到1000人,设立基础研究学科10门,孵化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开发技术研究产品200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赣县区政府、赣州高新区管委会排名第一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促进一廊提升围绕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首位产业集群,以章贡区、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龙南市、信丰县、南康区、于都县、宁都县为核心区域打造赣州科技创新走廊。深入推进赣州科技大市场建设,以章贡区为市科创中心核心区,打造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创新高地。构建跨界融通产业生态圈,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持续推进企业高升规、转高,发展提升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队伍。推动廊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一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孵化载体,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到廊区转移转化。积极推动房地产租赁、设备采购、税收、信贷等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地实施,加强交通、教育、医疗、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将廊区打造成为活力开放生活圈。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县(市、区)政府

3.实现多链协同以赣州高新区为核心,以赣州经开区和龙南经开区为重要发展区域,以寻乌、全南、定南、安远、信丰、章贡为承载地,部署稀土产业创新链。以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大余县为核心,以崇义、南康、章贡、于都、定南等县区为重点区域,部署钨精深加工产业创新链。以赣州经开区、信丰县、龙南市作为核心,以章贡区、南康区、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作为辐射区域,部署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链。以蓉江新区为核心,章贡区、赣县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为重点区,部署数字经济创新链。以章贡区为核心,以赣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赣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支撑,部署医药食品和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链。以南康区为核心,部署现代家具产业创新链。以于都为核心,以宁都、石城、瑞金、兴国为支撑,部署纺织服装产业创新链。以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为核心,重点部署新能源汽车创新链,提前布局光伏、风力、生物质发电、氢能源产业创新链。以上犹县、寻乌县、石城县、于都县、章贡区为核心,部署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绿色建材材料创新链。以会昌县、定南县、赣县区、信丰县为核心,部署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县(市、区)政府

(二)强化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布局

4.发展有色金属技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聚焦稀土、钨等重点领域,以高端应用、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加强研发创新,重点攻克资源绿色高效提取和循环利用、先进合金材料制备、高纯粉末制备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稀土等有色金属企业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化矿山”“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推动在线监测和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技术在全行业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大力推进稀土新材料的高端应用,重点布局永磁变速器、永磁电机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环保技术,重点突破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赣县区政府

5.发展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技术。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光电、智能终端、5G及物联网应用等领域构建产业链,着力打造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新型光电显示、智能终端制造、汽车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集群。聚焦区块链+AI信创+网安北斗+时空大数据等,布局培育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信创、移动物联网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北斗等前沿新兴产业技术研发。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蓉江新区管委会

6.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充电桩设备研发及制造产业,重点开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聚焦纯电动汽车产业布局,坚持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深化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三横研发布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汽车+互联网”“汽车+人工智能”“汽车+共享经济等跨界竞合产业,以新兴产业发展助推企业跨界融合创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赣州经开区管委会

7.发展医药健康技术。按照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的发展路径,依托赣州医健康产业园建设,重点围绕医、药、养、游四大要素,完善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医药物流、医疗服务、药材种植、健康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医疗器械、个性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领域,大力推进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新材料等技术交叉融合。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章贡区政府

8.发展纺织服装技术。重点推动纺织服装特色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发展牛仔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培育主导产品竞争优势。依托赢家时装等龙头企业,打造纺织服装类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大力推进于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基于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新型产业生态,引导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的应用。推广应用纺织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质量控制与执行系统推进具有自动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装备的产业化应用。推进吊挂系统、智能物流包装、智能机器人、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力争把于都打造成为全球高端纺织服装数据协同、小单快反的优质弹性供应链智能制造基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于都县政府

9.发展现代家居技术。依托格力小镇和家居小镇建设,推进格力电器南康智造基地、月星南康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和美克数创智造园区项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打造“5G+智能工厂”“5G+数字车间,培育创建国家级和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推动家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在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体家具等应用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南康区政府

10.发展高端化工、新型建材、现代服务、智慧农业等产业技术。大力发展高端盐化工、氟化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基础产品向化工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转型升级,打造南方含氟新材料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开发推广非金属新材料、装备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型绿色建材,重点加快上犹县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寻乌县陶瓷材料、石城县硅以及于都县、章贡区装配式建筑等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系统外包,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脐橙、茶油、蔬菜、茶叶、黄鸡、麻鸭、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快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广智能化、智慧化农机装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赣南科学院,相关县(市、区)政府〕

(三)营造活力旺盛的区域创新生态

 1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和扶持制度。推动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扩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探索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12.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与培育。鼓励国家大院大所、知名高校、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在我市设立综合性、高水平、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优势企业或科研机构牵头,整合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资源,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发展。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性、关键技术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不断提升研发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科协〕

13.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能级。鼓励和支持特色优势领域申报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部署一批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市级创新平台管理水平和覆盖面。支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现有国家级平台研发水平和承载能力,对现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验收、评估,优化调整、提质培优。加快建设数字技术、人工智能、5G、无人系统等前沿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智慧家居等创新场景。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个以上,新增注册企业3万个以上,新组建市级创新平台1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

(四)培育多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4.实施院士培养计划。优化完善现有人才库,进一步健全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十四五期间遴选10名左右潜力大、有冲击两院院士实力、恪守科学道德的高端领军人才进行梯队培养,其中第一梯队3名左右,第二梯队7名左右。院士后备人选纳入市委领导一对一直接联系对象,市政府制定专项资助计划,人选所在单位制定专项培养方案。2025力争第一梯队人选中,成功当选两院院士1人以上;力争在第二梯队人选中,达到两院院士推荐或提名条件3人以上,为相关人才成长为两院院士打下良好基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15.引进培育领军拔尖人才。深入落实市人才新政,实施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引进领军拔尖人才,用好用活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赣南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赣州智研院、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积极对接国家、省级人才计划,完善人才举荐制度,探索挂职、兼职、技术合作、短期聘用等多种形式,大力引进帅才型科学家、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急需紧缺专项人才。实施赣才回归工程,鼓励赣州籍优秀人才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馈等方式回乡创新创业。鼓励各县(市、区)用好用足人才政策,因地制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到2025年,引进和培养200名产业领军人才或团队、2000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0000名行业紧缺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16.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围绕稀土与钨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家居等优势产业,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拓宽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渠道,对具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择优给予科研资助。对规上小微型企业具有博士学位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资助上给予倾斜支持。鼓励高校紧跟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形势,适时设置新专业、新方向、新课程,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吸引大学生来赣州从事科研开发,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委组织部〕

17.加快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开展赣商名家成长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技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形成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赣州技工五项工程,统筹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线上培训、网创培训和新经济新业态培训等专项培训计划,开展校(院)企联合培养试点,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构建高端创新人才与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举办多层次、各类型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到2025年,推动50万名产业工人回归就业或创业。〔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

(五)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

18.推进产业园区协同创新。以赣州高新区为龙头,整合章贡、信丰省级高新区创新要素,推进高新园区抱团做大做强。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行动,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能,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赣州医学健康产业园、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组建和培育一批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支撑平台。到2025年,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组建5个左右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升级发展2-3个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相关县(市、区)政府、赣州高新区管委会〕

19.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加大对赣州市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赣州国际企业中心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力度。鼓励园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专业企业孵化器,推动县(市、区)结合区域定位和产业特色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在市内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派遣科研人员,充分利用派出单位在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方面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活动,帮助制定技术路线发展图,共同攻克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20.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与华为、中兴等合作,在数字医疗、智慧旅游、车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方面,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IPv6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电梯、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依托数字赣州平台实现各领域智慧应用数据汇聚。支持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绿色发展稀土高端材料研发和集成应用技术,申报建设稀土资源绿色开采与高效利用国家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综合平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

(六)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21.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鼓励驻市、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科技园、国际孵化器、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重点支持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机构在科技创新先进国家地区设点建站开展科技招商和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知名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赣州设立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先进适用的脐橙育种与栽培、生猪育种与养殖等现代农业技术、找矿技术及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技术、地质勘查技术等走出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赣南科学院〕

22.加强省际区域创新合作。深化赣州与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的科技合作交流,推动知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资源共享。支持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赣州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产业技术联合攻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科协〕

23.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进一步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园区的合作力度,联合实施科研合作攻关项目,共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力争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外企入赣、央企入赣、民企入赣,推动赣商回赣。吸引大湾区科研院所、高校和龙头企业在赣州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探索建立针对粤港澳高端人才的柔性引才机制和互访交流机制、科技联合攻关、科创飞地合作共建、创新券通用通兑、人才一卡通等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委组织部、市科协〕

24.全面推进区县协同创新发展。推动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区),分层次、分类型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和乡镇试点,不断提升基层科技实力、创新活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各县(市、区)形成一个首位产业、一个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一个研发平台、一支创投基金、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一个科技特色园中园六个一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科协〕

(七)构建支撑全面创新发展新机制

25.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流程,推行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鼓励和支持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技术标准,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作为项目评审和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查询。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负面清单改革试点。推进传统科研院所机构精简整合和科学布局升级,鼓励机构向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体制新颖、机制灵活、管理先进、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机构转变。〔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26.健全完善科技金融和服务体系。设立赣州市人才发展基金,以赣州发展投资集团作为出资主体,通过赣州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赣州市“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相关县(市、区)配套、社会资本募集资金等渠道,打造总规模10亿元、独立运作的基金集群,全面助力科技人才创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依托赣州银行,成立赣州人才服务银行,创新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信贷产品,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金融服务。推广科贷通”“赣知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大力发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创新产品,缩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时间。到2025,引入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援助、创投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5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赣州发投集团、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管局、赣州银行〕

27.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构建市、县(市、区)两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网络,建立适应区域发展要求的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系统,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互补、互联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普遍建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强赣州科技大市场。举办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赣州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在线对接、高校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带动全市技术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加快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快“03专项成果试点示范和转移转化。到2025年,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50家,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60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28.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激励引导机制,对在赣州市注册、纳税的企业,在从事科研活动中使用、共享本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而发生分析测试费用的,鼓励其申报大型科研仪器用户使用补贴。加强科学数据、科技文献以及生物种质、实验材料等科研条件资源的开发、开放和共享,积极开展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模型的培育研究。推进科技文献数字化保存、信息挖掘、知识计算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标准建立以及检验检测技术等研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档案局〕

(八)推动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

29.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赣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促进园区脐橙、蔬菜、甜叶菊、油茶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农业主要产业动态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推广北斗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调度作业及植保服务中的应用,开发面向农产品产销对接、农副产品质量追溯等业务的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力争每个县至少建立一个科技特派团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团服务站和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乡土专家和技术骨干。〔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赣南科学院,赣县区政府〕

30.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深入融合“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推进信丰脐橙产业核心安西镇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农业节水科技行动、耕地保育科技行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科技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科技行动,加快农村垃圾和废水处理、农村生态保护等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咨询、技术中介和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化服务机构,搭建农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推动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与乡村携手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星创天地等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赣南科学院、市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信丰县政府〕

31.强化生态保护的科技创新供给。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国家级或省级钨矿采选业科技交流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大幅降低矿山企业能耗、地耗和水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尾矿等废弃物排放总量。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大力推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燃气热电冷三联供设施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到2025年,新增5个以上绿色园区,20家以上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32.强化民生领域的科技应用。加快城市物联网平台和5G引领的双千兆宽带城市,推进物联网、云计算、5G、区块链等技术在公共安全管理、电子政务的应用,重点推进公共政务、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进程。根据三山、五江、八廊、多点的赣州海绵城市自然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开展城市水文学机理、水系统智能检测体系、水系统模拟与调控、雨洪控制和内涝预报预警,开展源头减排领域研究。依托智慧应急江西试点,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

33.强化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力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科学素质区域交流合作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市科协、团市委、市科技局〕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明确“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路线图、时间表、项目库,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将相关工作要求分解列入年度计划,共同落实各项重点目标任务。

(二)加大科技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投入,鼓励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做大做优科贷通”“赣知贷等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为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落实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

(三)强化产权保护。推进中国(赣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产业集群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壮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模。健全技术交易后补助工作机制。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四)完善创新指数统计方法和制度。加快制定科技创新监测评估体系,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研发经费占县(市、区)生产总值比重、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加强对县(市、区)创新驱动发展情况及效果的监测评估,开展五年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为计划的动态调整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